近年來,全國中小學校積極創新校園安全管理模式,以“反恐防暴”機制建設為抓手,持續完善“人防、物防、技防”等校園安全綜合治理體系,有效提升校園安全標準化建設水平。
一是加強保安隊伍建設,完善校園安保配備。區財政每年撥款330多萬元用于支持保安工資福利發放和防護器材配備。由區公安分局國保大隊組織崗前培訓,保證保安持證上崗,定期開展保安行為規范、基本技能、監控操作、防暴格斗、文書寫作等專業技能培訓演練,切實提高保安防暴抗暴技能。
二是全面推進物防建設,保障校內外環境安全。為25所中小學、幼兒園安裝“一鍵式”緊急報警裝置,構建公安、教育和報警平臺三位一體的報警體系。全覆蓋安裝校園視頻監控系統,實現學校、幼兒園監控與公安、教育局聯網,同時,為所有校車安裝GPS定位監控,教育局、校車管理公司、公安局,實時掌握校車動態。完善校門口隔離欄、隔離墩、減速帶或升降柱等防沖撞設施,在農村社區校園加強圍墻等物防設施修建,切實實行封閉管理。
三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,加強重點部位整治。該區制定《高新區校園“反恐防暴”實施方案》《高新區校園“反恐防暴”應急預案》,通過安全教育信息平臺、安全教育課、家長會、班團隊會、防護技能演練等方式,對師生、家長進行反恐防暴防欺凌專題教育,提升防范處置能力。出臺落實《高新區校園及周邊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》,聯合公安部門依法治理社會不穩定因素,營造安全和諧的環境氛圍。
四是狠抓校園安全常規,嚴格落實崗位責任。實行外來人員、車輛登記制度;建立校內24小時巡查制度,協助公安部門落實校園“護學崗”制度,“一校一案”確保重點地段、時段校園安全。建立完善學校領導值班、班主任靠班、教職工輪流值崗等制度,確保責任具體到人;建立保安崗位責任制,學校對保安人員進行崗位職能考核,按照考核成績發放工資待遇。